查看原文
其他

惋惜!GDP十年滑坡20名,曾经的明星城市为何节节败退?

厘子 大碗Pro 2024-02-01

北方明珠,浪漫之都。

在东北调研的这些天,在大连的日子确实更为惬意,湿度刚好的海洋性气候,拂面皆是凉爽。

它的城市观感和典型的东北城市不太一样,它是整个东北最洋气的城市,有着北方最好的绿化,有着最多的广场,有着东北人为之向往的山海。

当东北三省会还在为争谁是共和国长子而喋喋不休时,大连却独树一帜走出了东北的独立行情:直接单列出来为副省级市。

大连,就是这么不羁的看着这些东北大哥们,轻轻松松碾压大哥们的GDP。

这样一位种子选手,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后,本该是一骑绝尘,但如今却和大多数东北城市一样,深陷“塌陷”的深坑中。

大连,真不该如此。

在“东北系列稿”第三期,就来聊聊大连这座令人唏嘘的城市。


大连,东北人的梦

和其他东北城市不同,大连一直在走自己的路。

1955年,日本投降后由苏联代管的大连重回祖国怀抱,在这之后,大连脱离了东北传统发展模式,从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城市,变成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“沿海港口城市”。

和中国其他发达的沿海地区一样,大连的新机遇来自改革开放。

借助港口优势,大连成为了最先开放的那一批沿海开放城市,此后中央又将辽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,这种靠海吃海的优势是其他东北兄弟都望尘莫及的。

除了开放港口,大连1985年从东北单拎出来成为计划单列市,拥有自主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权限,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。

在这波浪潮中,大连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,日本的夏普、东芝、松下等巨头纷纷涌入大连。

在此后的数十年里,几乎所有的日本企业都把大连作为在华投资的第一个落脚点。

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开放的政策环境,使得大连在90年代后的发展一路向好,在中国城市的经济数据排行中稳居前十,工业产值力压沈阳,位居中国前三。

过去东北人对大连的向往,不亚于现在北方人对北京的执着。

背靠青山,面朝大海,既有沿海发达城市的经济基础,也有开放自由的人文氛围,当时的东北人是挤破了头也想成为大连人。

生活在各种资源极度落后贫瘠、走着一天就能绕完的东北小县城里,提起大连却是另一个不同的平行世界。

和具有浓烈重工业色彩的东北城市比,大连实在太耀眼了:

一个东北少有的海滨城市;

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;

大连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天然不冻港,是东北最重要的出海港口;

曾经的星海国宝是全国房价的金字塔顶端,比北京的房价都贵。

那里有广阔的大海,扑面而来的海风,有着活力盎然的足球之城,是浪漫入骨的时尚之都,这种魅力吸引着无数东北年轻人为它奔赴前程。

这样一个充满朝气的,文明干净的,时尚浪漫的,永远接受新鲜事物的城市,给东北这片黑土地留下了灵动自由的一面。

昔日盛况,令人叹惋。


停滞的十年

“北方香港”的头衔,对大连而言,是荣耀,也是负累。

为了不负盛名,大连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城市化道路,一批批违建被拆除,一条条绿化带被植上,百盛进驻西安路,“二百大楼”涅槃重生。

在全国老百姓不知地铁为何物的年代,大连地铁三号线已于2003年悄然开通。

理了下这段折腾的时间线:

2001年,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,东部沿海城市及时产业转型,大力发展沿海产业和民营经济,而此时的大连却另辟蹊径,一味地求大求全,扩张城市规模。

别的沿海兄弟铆足了劲搞民营经济,短短时间翻了几番;而大连却提出了一个新战略:“大大连”

新一轮大规模城市基建项目让大连就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,无力再推动产业转型。

一个最典型的例子,大连在1998年就提出重点发展软件产业,打造中国的“班加罗尔”,然而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弱化,软件产业在大连并未形成大的气候。

2003年,大连重新回到传统的重工业路线,整个城市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。

这次大连把大项目和大款项都押在重工业上,这直接导致了沿海产业和民营经济资金紧张,错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好时期。

同时期的深圳、苏州、无锡等城市,都充分利用民营经济实现了快速腾飞。

2010年,再工业化难以为继,大连再次调转方向,重新回到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定位。

这时候,大连提出“三个中心,一个聚集区”的城市定位,但当时东北经济已经整体下行,东部沿海城市占据榜首。

进入“一三五”时期,国家开始重视生态和环保,大连的产业体系再次受到重创。

2012年,大连几乎停滞发展。

在这之后,大连彻底消失的:海之韵广场被填埋,客运港被夷为平地,星海华表轰然倒下。

在这之后,大连依旧发展的:地铁1、2号线开通,旅顺轻轨贯通,星海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。

牺牲了城市发展的最佳红利期,换来了城市基建的全面扩张,大连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与时代相背而行的道路。

同时期迅速崛起的城市中,有以高科技立身的合肥,有玩转电商互联网的杭州,即便之前大连根本不放在眼里的郑州,也都靠轻工业制造分得一波人口红利。

这样的失误,除了带给大连产业停滞的结果,更多的也造成了大连大量的人才流失。

从公开的数据显示:2010-2020年,大连15-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10.66个百分点,在全市人口增长76万人的背景下,适龄劳动人口减少了23万人。

2020年大连高校毕业生留连率仅有43%,高技能人才的流失,已经成为制约大连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。

此时的大连,和众多山海关外的城市一样,迎来了东北整体经济衰退的时代,作为一度走在改革开放前线的沿海城市,如今本地叫得出名字的企业寥寥无几。

就连二十多年前高喊“学上海,追大连”的青岛,如今GDP已经超出大连50%以上,提到去哪个海岛度假,优先青岛的游客也远超大连。

功败垂成,令人痛惜。


泯然众城的困境

曾经大连的辉煌是建立在偏爱基础上,现在失去了政策的倾斜,加上不可描述的原因,让大连泯然众城,逐渐变得和其他城市一样的氛围。

这里的街道依旧整洁,城市也依旧明亮,融合到其它星光里,却不再光彩夺目。

商业上,不及沈阳。

沈阳摘得共和国长子,东北第一个K11、万象城、嘉里城全部落地沈阳,商业氛围独霸东北。

经济上,甚至跑输了一些普通地级市。

2012年,大连GDP已经登上7000亿;

2021年,大连GDP才上升到7826亿。

十年之间仅增长不到900亿。

大连在国内城市经济排名已经跌出30名,除了在5个计划单列市当中垫底,相继也被烟台、唐山等一些地级市超越。

除此之外,大连“东北第一城”的地位也受到威胁。

依靠强省会战略迅速崛起的长春,在2014年首超哈尔滨后,2020年再次超越沈阳,直逼大连。

过去东北人心向往之的大海,随着城市经济的普遍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,看海这件事也变得稀疏平常起来。

据最新的海南人口统计,1000多万海南常住人口中,东北人就占了100万,如今的三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“东北飞地”。

一张机票,东北人第一选择不是北方明珠,而是南海之滨。

退潮之后,才发现谁是真的在裸泳。

大连这座城市特有的差异性,因为停滞的这些年,已逐渐被其他城市所替代。

眼带悲意,让人叹息。


这座城市,不该是这样的结局。

大连的发展,不能只是固步自封,东北需要大连,大连也离不开东北。

想要引领东北振新,大连的破局之路该怎么走?有以下三个大方向。

首先是增强政府公信力,重振营商环境。

东北城市的营商环境普遍不如国内其他城市,而大连的政商关系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倒数第一,其中政府廉洁度和对企业的关心程度得分都很低。

作为东三省的引擎,大连作为辽宁重要的双子星城市,需要发挥其特有的海洋思维和优势,继续发展外向型经济产业。

其次是继续放宽落户条件,留住人才。

城市发展的上限大多取决于精英人数的数量,人才意味着高端劳动力,意味着稳定而庞大的劳动市场。

大连需要做的就是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,多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改善就业环境,这样就能虹吸到源源不断的人才。

最后是提升大连对整个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。

地理的狭长,产业的相近,导致大连对东北的辐射较弱,而大连本身需要打造差别化优势,与东北其他城市形成互补关系,从而提升大连整体的辐射能力。

相信终有一天,等大连弥补了人口流失、营商环境等明显短板,会重新扛起东北振兴的大旗,带着东北人民跑得更远一点。

最后,和一路砥砺前行的辽篮精神相一致的:

辽宁一定行!

东北调研稿未完待续,将于近日陆续出稿,让大家看得痛快。

想随时关注大碗动态,洞察大连情报,请扫描下方二维码,并添加微信,我们将拉您加入“大连城市群”。







专题研究:


置业逻辑:上篇 | 中篇 
万字长文:上篇 | 中篇 | 下篇
螺旋解体:上篇 | 中篇 | 下篇

 城市调研:

重庆:一线调研 | 城市分析 | 政策分析 | 两江四岸 | 集中土拍
杭州:楼市预警 | 行情分析 | 购房现状 | 新房摇号 | 趋势判断
环京:固安 | 雄安(上) | 雄安(下) | 北三县 | 燕郊 | 香河
上海:调控政策 | 大虹桥 | 改善置业 | 五大新城 
苏州:城市发展 | 楼市分析 | 工业园区
西安:城市发展 | 城市规划 | 选筹建议
成都:成都商业 城市板块 楼市分析
武汉:城市分析 | 武汉与重庆
南京:楼市概况 | 板块分析
天津:学区房 | 楼市妙计
长三角:宁波 | 嘉兴 | 南通 | 义乌 | 温州 | 台州
大湾区:投资逻辑 | 东莞(上)| 东莞(下)| 佛山
其他城市:石家庄


​​​

​​​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惋惜!GDP十年滑坡20名,曾经的明星城市为何节节败退?

厘子 大碗Pro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